vite的简单配置
自己偶尔会用一下vite,但是经常忘记配置文件怎么写,官网文档一下子也看不太懂,所以这一次就整理记录一下,方便自己下次使用⭐
1️⃣首先,使用vite构建项目的时候,是需要一个默认的index.html
文件,这是vite打包的一个入口文件
2️⃣vite.config.js的基础配置是这样的:
1 |
|
3️⃣base(此处摘抄官方文档)官方文档
- 开发或生产环境服务的公共基础路径。合法的值包括以下几种:
- 绝对 URL 路径名,例如 /foo/
- 完整的 URL,例如 https://foo.com/
- 空字符串或 ./(用于嵌入形式的开发)
4️⃣build
-
target(此处摘抄官方文档) 官方文档
设置最终构建的浏览器兼容目标。默认值是一个 Vite 特有的值——‘modules’,这是指 支持原生 ES 模块、原生 ESM 动态导入 和 import.meta 的浏览器。
另一个特殊值是 “esnext” —— 即假设有原生动态导入支持,并且将会转译得尽可能小:如果 build.minify 选项为 ‘terser’, ‘esnext’ 将会强制降级为 ‘es2019’。
其他情况下将完全不会执行转译。
转换过程将会由 esbuild 执行,并且此值应该是一个合法的 esbuild 目标选项。自定义目标也可以是一个 ES 版本(例如:es2015)、一个浏览器版本(例如:chrome58)或是多个目标组成的一个数组。 -
rollupOptions参考文档(英文):自定义底层的 Rollup 打包配置。这与从 Rollup 配置文件导出的选项相同,并将与 Vite 的内部 Rollup 选项合并。
- input:js的入口文件地址
- output
- format:输出模块格式
- dir:输出目录
5️⃣静态资源目录
- publicDir,默认是“public”文件夹
完整配置
1 |
|
PS:先写这么多,以后有变化了再修改🌳
vite的简单配置
https://www.codenotes.net/2025/08/04/vite的简单配置/